身為"世界五大宮"之一的故宮紫禁城,始建於明朝永樂四年,共歷時14年建成,成為明清兩代的皇家禁地;故宮不僅是世界上現存最大規模的木製建築群,其中還收藏了無數珍貴文物,僅著名的故宮珍寶館中,就藏有440多件皇家文物;不過在故宮龐大的珍寶群中,有一件造假"贗品",而且這件"贗品"在故宮中,安然存在了200多年都沒人發現其中端倪;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?
這件造假文物,位於故宮東北部寧壽宮皇極門,寧壽宮所在的區域,在明代只是一處供女眷養老的場所,到了清康熙時期,康熙皇帝為了讓自己的母后頤養天年,下令建造了寧壽宮,到了乾隆一朝,乾隆皇帝看上了此地,多次擴建成了自己退休後的休養宮殿;1796年由於乾隆將皇位傳於嘉慶帝,所以便不再住在乾清宮,但權力依然掌握在自己手中,所以他就按照乾清宮的規制,擴建了寧壽宮,作為自己的生活與工作的場所。
身份尊貴的乾隆皇帝的住所,修建時必然不能出現半點差池,寧壽宮擴建時的建築用料,以及整體規劃布局,都是出自全國最頂尖的建築師之手;在建造過程中,乾隆皇帝為了彰顯自己的氣派與地位,令工匠燒造"琉璃九龍壁"作為影壁牆;這件文物大家想必不陌生,它經常出現在歷史教科書上,"九龍壁"上有九條巨龍以浮雕法,躍然於宮牆之上,栩栩如生霸氣側漏,是九五之尊皇帝的重要體現。
據測量"九龍壁"全長近30米,重達300多噸,代表了清代官窯最高水平的燒制工藝,是一件十分珍貴歷史文物;不過近距離觀賞過"九龍壁"的網友,都能發現其中一條白色巨龍的腹部,一塊磚的顏色與周圍有著明顯的差別,看上去就像褪色一般;其實這塊瓷磚並非是褪色,因為這塊磚根本就不是瓷磚燒造,而是一塊木頭鑲嵌在其上,說是一塊"贗品"也不為過。
修建"九龍壁"時,乾隆皇帝給出的工期很緊張,可燒造瓷磚是個精細工作,火候與時長都必須要掌控完美,才可燒制出滿意的成品,並不能趕工縮短時間,否則一定會燒造失敗;工匠們夜以繼日地辛勞工作,期望能在預計日期前完工,但是長期的高壓工作,使工匠們忙中出錯,在燒制一條白龍腹部瓷磚時,一不小心打碎了一塊;由於當時時間緊張,已經不能再重新燒制,這可急壞了全體工匠,若是因為這塊瓷磚,耽誤了整體工期引發皇帝震怒,自己的性命恐怕都會難保。
此時有一位名叫馬德春的工匠,大膽給出建議說,可用楠木刷上白漆來代替此塊瓷磚,只要全體工匠保守秘密,定能矇混過關;事已至此工匠們也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,就按照馬德春的方法,冒著"欺君之罪"用一塊楠木代替了瓷磚;驗收的官員也未發現其中端倪,安裝完成後,乾隆皇帝對"九龍壁"十分滿意,下令嘉獎了相關工人與官員,當然那塊"贗品"瓷磚是誰都不敢說出的秘密。
直到200多年後,這塊楠木上的漆面褪色,才將當年的秘密暴露出來;在晴天陽光充足之時,大家能看到"九龍壁"活靈活現,並散發出五光十色的光彩,不禁感嘆古人的精湛技藝,與無窮的智慧;唯獨那條龍腹部有一塊暗淡,所謂"白玉微瑕",這塊小瑕疵也並不影響"九龍壁"的藝術、歷史價值,它依然是我國最珍貴的文物之一。
【參考資料:《故宮文物研究》,《故宮九龍壁"木腹龍"》】
故宮藏有無數文物,而有人欺君做一處「贗品」,200年後才發現
身為"世界五大宮"之一的故宮紫禁城,始建於明朝永樂四年,共歷時14年建成,成為明清兩代的皇家禁地;故宮不僅是世界上現存最大規模的木製建築群,其中還收藏了無數珍貴文物,僅著名的故宮珍寶館中,就藏有440多件皇家文物;不過在故宮龐大的珍寶群中,有一件造假"贗品",而且這件"贗品"在故宮中,安然存在了200多年都沒人發現其中端倪;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?
這件造假文物,位於故宮東北部寧壽宮皇極門,寧壽宮所在的區域,在明代只是一處供女眷養老的場所,到了清康熙時期,康熙皇帝為了讓自己的母后頤養天年,下令建造了寧壽宮,到了乾隆一朝,乾隆皇帝看上了此地,多次擴建成了自己退休後的休養宮殿;1796年由於乾隆將皇位傳於嘉慶帝,所以便不再住在乾清宮,但權力依然掌握在自己手中,所以他就按照乾清宮的規制,擴建了寧壽宮,作為自己的生活與工作的場所。
身份尊貴的乾隆皇帝的住所,修建時必然不能出現半點差池,寧壽宮擴建時的建築用料,以及整體規劃布局,都是出自全國最頂尖的建築師之手;在建造過程中,乾隆皇帝為了彰顯自己的氣派與地位,令工匠燒造"琉璃九龍壁"作為影壁牆;這件文物大家想必不陌生,它經常出現在歷史教科書上,"九龍壁"上有九條巨龍以浮雕法,躍然於宮牆之上,栩栩如生霸氣側漏,是九五之尊皇帝的重要體現。
據測量"九龍壁"全長近30米,重達300多噸,代表了清代官窯最高水平的燒制工藝,是一件十分珍貴歷史文物;不過近距離觀賞過"九龍壁"的網友,都能發現其中一條白色巨龍的腹部,一塊磚的顏色與周圍有著明顯的差別,看上去就像褪色一般;其實這塊瓷磚並非是褪色,因為這塊磚根本就不是瓷磚燒造,而是一塊木頭鑲嵌在其上,說是一塊"贗品"也不為過。
修建"九龍壁"時,乾隆皇帝給出的工期很緊張,可燒造瓷磚是個精細工作,火候與時長都必須要掌控完美,才可燒制出滿意的成品,並不能趕工縮短時間,否則一定會燒造失敗;工匠們夜以繼日地辛勞工作,期望能在預計日期前完工,但是長期的高壓工作,使工匠們忙中出錯,在燒制一條白龍腹部瓷磚時,一不小心打碎了一塊;由於當時時間緊張,已經不能再重新燒制,這可急壞了全體工匠,若是因為這塊瓷磚,耽誤了整體工期引發皇帝震怒,自己的性命恐怕都會難保。
此時有一位名叫馬德春的工匠,大膽給出建議說,可用楠木刷上白漆來代替此塊瓷磚,只要全體工匠保守秘密,定能矇混過關;事已至此工匠們也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,就按照馬德春的方法,冒著"欺君之罪"用一塊楠木代替了瓷磚;驗收的官員也未發現其中端倪,安裝完成後,乾隆皇帝對"九龍壁"十分滿意,下令嘉獎了相關工人與官員,當然那塊"贗品"瓷磚是誰都不敢說出的秘密。
直到200多年後,這塊楠木上的漆面褪色,才將當年的秘密暴露出來;在晴天陽光充足之時,大家能看到"九龍壁"活靈活現,並散發出五光十色的光彩,不禁感嘆古人的精湛技藝,與無窮的智慧;唯獨那條龍腹部有一塊暗淡,所謂"白玉微瑕",這塊小瑕疵也並不影響"九龍壁"的藝術、歷史價值,它依然是我國最珍貴的文物之一。
【參考資料:《故宮文物研究》,《故宮九龍壁"木腹龍"》】